殯葬百科

淨土經簡介總說

淨土經簡介總說

淨土五經 簡介總說

淨土經總說_告別時刻


1.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 (無量壽經)

淨土三部經之一。又名:大本的阿彌陀經。此經詳說阿彌陀佛之因地修行,發四十八項大誓願,果滿成佛,國土莊嚴,攝受十方三世眾生往生彼國。

經云:「阿彌陀佛,其智宏深,譬如巨海。菩提高廣,喻若須彌。自身威光,超於日月。其心潔白,猶如雪山。忍辱如地,一切平等。清淨如水,洗諸塵垢。。。」又云:「八方上下,佛國無數。阿彌陀國,長久廣大,明好快樂,最為獨勝。」佛說佛名經云:「南無現在住十方世界不捨命說法諸佛,所謂安樂世界中,阿彌陀佛為上首。」

大寶積經云: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願生極樂世界、欲見無量壽佛者,應發無上菩提心,復當專念極樂國土。積集善根,應持迴向,由此見佛生彼國中,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。」又云:「若有眾生住大乘者,以清淨心向無量壽如來,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,願生其國,聞甚深法即生信解,心無疑惑乃至獲得一念淨心,發一念心念無量壽佛,此人臨命終時,如在夢中見無量壽佛,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。」

佛說灌頂經:「娑婆世界人多貪濁,信向者少,習邪者多,不信正法,不能專一,心亂無志,實無差別。令諸眾生專心有在,是故讚歎彼國土耳!諸往生者悉隨彼願,無不獲果!是以若有人意欲往生西方,依經中所言修行:1、至誠心:虔誠執持名號,一心不亂。2、深信心:深刻相信西方極樂國土的存在。3、迴向發願心:迴向願意往生西方。「三心既具,無行不成。」親身禮佛,口中念佛,心中憶佛,信、願、行,精進不懈,必定往生極樂國土。」

【無量壽經】全文連結  

 

2.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(十六觀經)

此經又名:十六觀經。亦名:觀極樂國土、無量壽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。亦名:淨除業障,生諸佛前。此經內容為十六種觀想念佛法門。

華嚴經偈云:「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在佛教大乘法中,心外求法都名外道,達觀法界性,了知三世一切佛,統統在心內,皆是心中造像出來,正確修行應從自心中求法。

觀無量壽佛經是觀想念佛法門。教人觀想無量壽佛(即阿彌陀佛),先造一尊佛出來。能造一佛,即可造十方三世佛,即心造諸佛之法。研究十六觀經,才能了知「心即是佛,佛即是心。」的道理,依照著觀無量壽佛經修行,觀想變現西方極樂世界依報莊嚴、次觀想西方三聖正報莊嚴、進而觀想往生西方淨土七寶蓮花池中,花開見佛,皆是我心中所造,西方極樂淨土,即是我自心淨土,彌陀即我自性彌陀。阿彌陀佛不出我自心,西方極樂世界,亦不出我自心,即所謂「唯心淨土,自性彌陀。」若能時時稱念阿彌陀佛名,於念念中,即可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。時時觀想阿彌陀佛,觀音、勢至二菩薩及極樂世界,亦可蠲除無量劫生死之罪!真誠念佛者,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為其勝友。經云:「未來世一切凡夫,欲生西方極樂國土者,當修淨業三福:(1)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。(2)受持三歸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。(3)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。此三者,是過去、未來、現在,三世諸佛淨業正因。」又云: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。欲上品上生者,具此三心,必生彼國:(1)至誠心。(2)深心(3)迴向發願心。」再云:「復有三種眾生,一日乃至七日,當得往生:(1)慈心不殺,具諸戒行。(2)讀誦大乘方等經典。(3)修行六念,迴向發願,願生彼國。」生彼國時,此人精進勇猛故,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、大勢至,無數化佛,百千比丘,聲聞大眾,無量諸天,七寶宮殿,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,與大勢至菩薩,至行者前。阿彌陀佛放大光明,照行者身,與諸菩薩授手迎接,如一念頃,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【觀無量壽經】全文連結  

 

3. 佛說阿彌陀經 (阿彌陀經)

淨土三經之一。又名:小本的無量壽經。阿彌陀經是持名念佛法門,執持阿彌陀佛名號。「阿彌陀」者,此云無量壽,又云無量光、無礙光、無等光、智慧光,常照光、清淨光、歡喜光、解脫光、安隱光、超日月光、不思議光。阿彌陀佛,威神光明,最尊第一。阿彌陀佛,光中極尊。佛中之王。如是光明,普照十方一切世界。其有眾生,遇斯光者,垢滅善生,身意柔軟。若在三途極苦之處,見此光明,皆得休息,命終皆得解脫。若有眾生,聞其光明,威神功德,日夜稱說,至心不斷,隨意所願,得生其國。此經難得殊勝的原因是,為世尊無問自說的一部經典。東南西北上下六方恒河沙諸佛出廣長舌,勸信是經。文殊普賢菩薩,勸信是經。善男善女聞經歡喜,淨信受持,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般若三昧經云:「常念佛身,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巨億光明徹照,端正無比。」大莊嚴論經云:「諸惡欲得洗除,生諸善根,無過念佛。」華嚴經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云:「我此普賢殊勝行,無邊勝福皆迴向。普願沈溺諸眾生,速往無量光佛剎。」諸菩薩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云:「普賢菩薩名,諸佛第一子。我善根迴向,願悉與彼同。」又云:「願我命終時,除滅諸障礙。面見阿彌陀,往生安樂國。生彼佛國已,成滿諸大願。阿彌陀如來,現前授我記。」故知淨土法門,為一殊勝方便、簡捷、要妙、圓頓的法門,廣度十方一切有情,同歸安養,頓超三界,永離生死苦。

【阿彌陀經】全文連結  

 

4. 普賢行願品-普賢菩薩十大行願(四十華嚴第四十卷)

普賢菩薩十大行願,節錄自四十華嚴卷第四十。華嚴經,乃經中之王。華嚴經有三種譯本:晉譯六十華嚴,唐譯八十華嚴,唐德宗貞元年間譯四十華嚴。四十華嚴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的全文。是佛陀初證道時,為文殊、普賢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過去善根成熟的天龍八部講授的經典,以一真法界為體,闡佛境界,於大乘中最為宏博,為整個佛法的綱領、整個佛學的概論。普賢菩薩十大行願,在四十華嚴全經末卷,是全經的樞紐。經云:「欲『成就如來』此功德門,應修持普賢菩薩十大行願。」不學普賢行願,就不能圓成佛道,這正是華嚴經王的歸納總結,可見本文在整個佛法中的殊特地位了。這一卷經極力提倡淨土,勸進證齊諸聖之善財,及華藏海眾,令其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故大眾當勤精進,修持此十大行願,以求生西方為依歸。普賢行願,有「通願、別願」之分。從初發心至等覺,乃至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所修,不論四弘誓願或阿彌陀佛四十八願、藥師如來十二大願、地藏菩薩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願、釋迦牟尼「於五濁惡世,度化眾生」願、包括六度萬行在內,都是普賢行願之「通願」。本經所說禮敬諸佛、稱讚如來等普賢十大願,為普賢行願之「別願」。此十大願「即願即行,即行即願」,邊修邊發願,隨願而行,願行同時,願行相輔。普賢十大願代表行門圓滿,普賢十大願王代表德行的圓滿。最後當德行也圓滿了,這就成佛了;無上佛道至此成就。

【普賢行願品】全文連結  

 

5.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(楞嚴經第五卷末)

楞嚴經,全經共十卷,六萬多字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,節錄自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」第五卷末,二十五圓通中的第二十四圓通,即根大圓通,即念佛圓通。

佛陀問諸菩薩及阿羅漢,當初修行,在十八界中,從那一法入門?時有二十五位大菩薩、阿羅漢,各各敍說自己最初由六根、六塵、六識、七大等等修行入門。本章內容即是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云:「我本因地,以念佛心,入無生忍。今於此界,攝念佛人,歸於淨土。佛問圓通,我無選擇。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,得三摩地,斯為第一。」說明由修習念佛法門,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,得三摩地,實為念佛最妙要訣。三摩地,即三昧的別名,既得念佛三昧,即圓滿通達一切諸法,故名念佛圓通。末法時期,此最為契機。故古德云:「淨土法門,自古迄今,著述甚多,各闡其美堆積如山,不可勝數。若欲求其最圓頓直捷、簡便易修、三根普被、利鈍全收,莫過於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。」

【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】全文連結  

 

資料出處:佛陀教育基金會


#告別時刻 #淨土經

#往生 #誦經 #殯葬首選

#五部經典 #e-suns.com.tw